1月17日,古籍文献研究所对2024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不足和短板,重点对2025年工作做出规划部署。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旭同志到会做了点评和指导。
2024年是古籍文献研究所深化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转型的重要一年,围绕古籍的整理、研究、保护及数字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的整理研究成果。对全区公藏古籍和民间存藏古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中央《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古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的《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研究制定古籍整理出版与保护修复人才培育计划的函》,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委托,制定出台了《宁夏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方案》。
今年,古籍文献研究所将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宁夏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全区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古籍整理与研究方面。继续开展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档案等机构馆藏涉及宁夏历史文化、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古籍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间存藏的古籍文献资料,加强对宁夏本土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资源;开展古籍数字化项目,提升古籍的可获取性和研究价值。
二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内相关学术研讨会、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分享研究成果;加强与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全区古籍文献研究工作。
三是人才培养。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措施,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搭建平台,吸引区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带动全所研究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四是科研项目与资金申请。 积极申请国家和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争取更多的研究资金,助力古籍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