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刘家俊副编审、杜军副研究员受邀参加2025年第二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专题研修班

来源:民族研究所 2025.07.16

7月8日至10日,2025年第二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专题研修班在北京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办。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正部长级)秦宜智出席研修班民族研究交流活动并讲话。

为全面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国家民委自2024年开始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专题研修班,至今已举办6期。此次研修班由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主办,邀请专家授课、设置分组研讨、举办圆桌论坛、开展面对面交流、组织现场教学,来自全国80多家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研修,国家民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民族研究交流活动。

此次研修班,打破学科藩篱与地域界限,共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3个研讨主题,并根据研修主题与议题,将学员编为18个组。我院刘家俊副编审、杜军副研究员受邀参加,分别为第二主题的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议题组组长、组员。圆桌论坛环节,杜军副研究员作为代表交流发言:一是认清大势。基于国内外的形势和挑战,亟需我们认清“天下大势”,以历史阐释原理、以学术服务现实,为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贡献力量。二是认识理论。作为政言政语、学言学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变为群言群语,便是“红石榴”这一通俗易懂的说法。中华民族共同体体现了“一”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在古代中国这个统一体中,夷、夏如同阴和阳,既共生共存,又互化互融,共同构建“天下”秩序,共享“中国”这一美称。三是认真实践。“文章合为时而著”,我们的论文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写在大地上。通过政策这个桥梁,推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进,真正用理论解答问题、从实践提炼理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研修班已成为提高认识、增进交流、汇聚力量的重要平台。通过此次研修,与会的中青年学者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更加认识到:本次研修不仅是简单的研究讨论,更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哲学追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以理论体系之光照亮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路。从这里激荡的思想火花,终将化作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星火。